当前位置:首页 > 理财 > 正文

燕之屋2024年利润再下滑:重营销吞噬利润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、智商税争议难解

  • 理财
  • 2025-04-17 16:30:06
  • 18

  2023年底,厦门燕之屋燕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燕之屋”)在数次次IPO后如愿迈入资本市场大门。然而,上市之后的燕之屋业绩表现疲软,2023年首份年报营收、净利润增速下滑。

燕之屋2024年利润再下滑:重营销吞噬利润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、智商税争议难解

  2024年,燕窝行业龙头燕之屋交出了一份“增收不增利”的财报: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.37%至20.5亿元,但净利润却同比骤降24.18%至1.6亿元,净利润率首次跌破10%。这份看似温和增长的财报背后,却暗藏多重风险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燕之屋的困境不仅是行业竞争加剧的缩影,更暴露出其商业模式和战略选择的深层隐忧。

  营销成本激增:利润被“明星收割”的恶性循环

  燕之屋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:纯燕窝产品、燕窝+及+燕窝产品,以及其他产品。其中,纯燕窝产品包括碗燕、鲜炖燕、瓶装燕窝和干燕窝,2024年其销售收入为17.95亿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87.6%。2024年纯燕窝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仅为0.06%,增长乏力。

  燕之屋的利润下滑与销售费用失控直接相关。2024年,其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激增19%,达到6.7亿元,占营收比例攀升至32.7%。这一巨额支出主要用于两大方向:

  明星代言“军备竞赛” :年内签约巩俐、王一博双顶流代言人,叠加冠名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品牌活动,试图通过“高端+年轻化”双线覆盖用户。然而,代言费用蚕食利润的代价显著。

  线上渠道的流量陷阱:虽然电商收入占比超60%(12.4亿元),但依赖头部主播带货和平台流量采买,导致促销费用激增。抖音等新兴渠道的低利润率(不足传统渠道一半)进一步稀释盈利。

  这种“以利润换规模”的策略已显露疲态:尽管品牌首选率提升至29.7%3,但消费者对高价燕窝的支付意愿持续下降。。

 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、智商税争议挥之不去

  燕之屋的行业龙头地位面临双重冲击。竞争格局恶化,小仙炖通过鲜炖燕窝差异化突围,许广和等药企背景品牌抢占养生市场,而电商平台上45ml即食燕窝价格已跌破20元。燕之屋试图以“燕窝+”产品(如燕窝粥、巧克力)拓展场景,但创新产品营收占比仅11.3%,且缺乏技术壁垒。

  信任成本高企,行业“智商税”争议挥之不去,叠加历史“毒血燕”事件余波(亚硝酸盐超标33倍),消费者对品质安全疑虑未消。

  更严峻的是,其核心用户群体正在流失:Z世代转向枸杞、姜黄等平价养生品,而高端客群对“贵妇专享”标签的认可度被竞品分食。2024年线下渠道收入下滑,下沉市场拓展未达预期,暴露出渠道策略的僵化。

  燕之屋提出的“智能工厂降本”“拓展县域市场”等策略,短期内难改利润颓势。若无法在2025年实现研发转化(如115℃锁鲜工艺的商业化)或爆品突破,其“燕窝之王”的光环恐将进一步黯淡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份财报更像是一份风险预警:当行业红利消退时,过度依赖营销的商业模式终将反噬自身。

 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,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。

有话要说...